小人书,又叫作连环画,从上世纪40年代生人一直到如今的“70后”甚至“80后”都对其印象深刻。在那个电视尚未普及的年代,小人书以其经济、便携、内容生动的优势,陪伴了几代孩子的成长,而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也得到了后世普遍肯定。如今,在小人书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萧条后,又开始回归校园,“00后”学生们开始加入阅读小人书的行列中。
从去年10月起,按照北京市教委的部署,《小兵张嘎》《岳飞出世》等274册连环画将陆续配送到全市1093所小学。记者观察到,不少学校不但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人书阅读,还开展了画小人书、排演小人书剧目等生动有趣的活动。
班会课讲起小人书的故事
最近,朝阳区老君堂小学就开展了“小人书系真情连环画暖我意”系列阅读活动。
利用升旗仪式时间,大队辅导员周钢老师结合自己童年阅读小人书的经历,进行了《我与小人书的故事》国旗下讲话,与同学们交流阅读连环画的心得。
在各班班会课的时间,学校又进行了以“我和连环画的故事”为主题的班级读书交流会活动。校长李静慧表示:“如今小人书已经成了学生们的最爱,校园的长廊里、操场上、教室的图书角,总能看到学生们手捧小人书细心阅读、相互交流的身影。”
小学生自创小人书公开发行
作为推进连环画进校园项目的实验学校,西城区育才小学积极在学生中开展阅读活动,每天每人将分配到一本书,阅读完成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换。不仅让学生“读”连环画,更要学生“画”连环画。
据了解,学校曾组织“本草娃娃”绘画比赛,作品在比赛中被评为优秀的学生将以自己绘出的“本草娃娃”为主人公创作连环画;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根据自己身边的故事来进行创作。今年6月,一套由该校小学部11名学生创作的系列连环画,已编辑成册公开发行。
另外,育才学校还尝试让学生根据连环画内容编排并表演快板书,将这些优秀的传统作品熟记在心中。育才学校小学部主管副校长田国丽表示:“连环画创作既需要文字组织能力,也需要一定的绘画功底,同时对色彩、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有所了解。因此创作连环画被普遍认为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小人书还排上课本剧
“连环画在低年级是非常好的阅读方式之一。首先小人书有图有字,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北京一师附小校长张忠萍表示,学生在读、玩、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红色经典有所了解。
据张忠萍介绍,一师附小尝试引导低年级学生通过连环画学讲故事,指导中、高年级学生根据连环画排课本剧,并学会向别人陈述自己的观点。
“开展连环画阅读,有利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利于引导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做到心中有榜样。比如,孩子看一本《岳母刺字》的连环画,让他去体会岳母是如何让岳飞精忠报国的,比单纯告诉他什么是爱国更加直观。”张忠萍还告诉记者,遇到合适的内容,学校就会让孩子将小人书的内容排演成课本剧,以此培养孩子的核心价值观,“让他们知善恶、明是非,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马上就访——连环画收藏家:
好小人书是传统美德的文化载体
知名连环画收藏家马建国表示,他们这批四五十年代生人都是在小人书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小人书对我们这代人来说,那简直是至宝”。马建国记得,别看就是薄薄的一本书,当时对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
“许多小人书是传统美德的文化载体。比如从《金台千金买马骨》中燕昭王的故事让人学到做人要诚实守誉;从《铁人王进喜》的故事中能看出敬业奉献精神……”马建国说,“小人书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消失。”
对于小人书进课堂,马建国认为,现在受到日韩文化潮流的影响,很多小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比较淡漠,小人书进课堂后,对于学生熟知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