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遇到一位知名画家,一同事问起他画作的价格。画家大言不惭:“我的70 万,一平尺70 万!”神情中流露出“即使在艺术品低迷的今天我也没掉价”的自得。我随口对同事说:“我正好有一张‘大师’的作品,你买不买?”一时间,三人竟面面相觑,颇有些尴尬。事后,同事对我耳语:“现在别说70 万,10 万也难有人买。”再看近期拍卖市场,基本上是靠古代和近现代作品撑场面。为何当代书画家作品大幅降价或有价无市呢?归根结底,还要从艺术家的“底色”上找找原因。
说起艺术界,总离不开名和利。当今每一个艺术家,都有作品流芳千古的想。从历史上看,哪些人的作品可以流传呢?我们可以数出一批耳熟能详的名字:由东晋的顾恺之、王羲之到唐朝的吴道子、颜真卿及宋代苏、黄、米、蔡,再到“元四家”“明四家”,以及清代的“四王”……他们无不携自己的名作流传百世。但大部分书画家的作品在“能、妙、神、逸”四品中,至多也只在能品和妙品之间徘徊。为什么呢?艺术家的底色不同所致。孔子讲的“游于艺”,其基础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这是历代传世艺术家的一个共同特点,概括起来就是有深厚的学养。学养,是艺术家的底色。传世艺术家要么是大学问家,要么是身居高位。而身居高位者多是学而优则仕,在古代,没有学问是难以入仕的。
学养作为艺术家的底色,为作品提供了深厚的养分,作品之于艺术家如同大树厚植于土地。底色是背景,更是滋养。
说到这儿,有人会问,齐白石也没上过几天学,他何以成为大家?很简单,白石老人有生活。老人历尽生活之艰辛,长期浸润在生活的大课堂里,有体味,有感悟,有情怀,形成自己独特的社会生活学养,笔下作品便有了朴真之美,很接地气,广受大众喜爱。
技法固然重要,但仅靠技法,最高水准可能是“匠心独具”,却难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回到现实中来,有些“艺术家”,作画要七窍生烟,写字要大呼小叫,有的甚至搞出鬼魂附体、假冒和尚的虚张声势的笑话。无非是以此哗众取宠,博得一点可怜的金钱与掌声。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与荷兰画家梵高讲的“希望所有人能够通过我的画感受我的内心”,其实说的是一个意思:画为心声。试想,如果一个轻视生活、不重学术积累的人,他的画会反映怎样的“心声”呢?!没有底色的艺术家就像没有大海只有浪花,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艺术家以学养为笔墨,决定着他们可以走多远,可以走多久。有学养,作品才会有高度;有生活,作品才会有温度。这是艺术家立根之基。这,才是艺术家的底色。
摘编自 | 《中国艺术》2017年第1期“社评”栏目
作者 | 钟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