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80年代前期的连环画艺术实现了一次大的飞跃,到1984年全国六届美展,表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
到了“三十而立”之年的连环画艺术事业,在80年代之初,经过第二届全国评奖和全国性的创作座谈会,检阅了从1963年首届全国评奖以来的成就,又开始了新的时代里程。
中宣部出版局于1982年3月在湖南济阳召开了部分省市连环画工作座谈会。会议肯定了连环画工作几年来的成就,但也指出一度出现的古旧题材多而滥的倾向。通过讨论,对连环画如何进一步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少年儿童服务,提高了认识,会议一致认为要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把反映革命斗争故事、革命先烈事迹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等现代题材,作为主要编创任务。中宣部出版局局长边春光同志讲了话。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同年12月于天津举办了现代题材连环画邀请展览,17个省市选送的125件作品参加了展出。展览的同时,还召开了创作座谈会,就现代题材的编创出版交流了经验,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天津展览会展示了从1980年第二届评奖以后一些比较优秀的现代题材作品。如尤劲东绘的《人到中年》(王素改编),自从在《连环画报》发表以后,引起美术界和社会上的强烈反响,认为这是一部歌颂新时期我国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事业而献身的好作品,画家所塑造的中年医生陆文婷的形象及其生活、工作环境,是经过到现实生活中反复观察体会,艺术地再现出来。作品70余幅中,三分之一用彩色,三分之二用黑白素描的画法,画幅随内容、意境需要,对人物的面部、动态以至手势,都予以细致的构思和严谨的刻画,特别是女主人公陆文婷,无论是忘我地工作在手术台前,或是奔忙操劳于家务之中,都表现出那种娴静、善良而又倔强的妇女知识分子典型形象,使人为她的献身精神、对病人温暖如春的种种表现所感动。另一部反映当代生活题材的《乡场上》(董青冬改编,周春芽绘),则是富有农村生活气息的优秀短篇,画家以夸张而又幽默的手法,刻画了这一带有喜剧色彩的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发生的巨大变革。在这同时,还有《佟妹》(胡秀琴改编,徐平绘)、《笨人传》(小弋改编,赵国经绘)、《女大学生宿舍》(胡秀琴改编,郭绍明、乐明祥绘)等作品,以及《连环画报》1984年1~2期连载的长篇连环画《人生》(纪元琪改编,孙为民、聂鸥绘),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前社会生活的革命变化,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如果说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最初的几年,连环画现代题材作品主要是揭露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恶,表现人民与他们的斗争,以及回顾和总结历史教训,帮助人民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得到启迪和鼓舞,从而赢得人民的欢迎,那么到三中以后,随着党提出的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的深入人心,各条战线上改革的兴起,以及人们在改革中面临新的考验和斗争,群众对连环画《人到中年》、《乡场上》、《人生》等这样的作品,必然也就由衷地喜爱。这是一切进步的艺术,特别像连环画这种与人民群众密切相连的艺术,随着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作品的出现,是连环画艺术在新的形式下又一次跃进。
反映革命斗争历史题材的作品,在这期间也取得了新的发展。王怀琪绘的《红旗谱》(尚羡智改编,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钟志诚诗和许勇、顾莲塘、赵奇集体创作的《嘎达梅林》(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詹忠效绘的《吉鸿昌就义前后》(周金灼编文,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沈加蔚、王兰绘的《西安事变》(马启莱、林茉莉改编,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汪国新绘的《长江三部曲》长篇画库中的《李明进川》(郑桂兰改编,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等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新尝试,而各具特色。《红旗谱》的作者和河北农村的群众久有联系,对作品中的农民形象特别是老农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不仅面部表情富有特点,就连其耸起的肩膀、瘦骨磷峋的背脊都表达出人物内心抑压着对的情感。不论正面和反面人物的眼睛,作者都极力描绘出其阶级的特点及不同个性,加上环境的气氛渲染,更增加了作品的时代感和真实性。《嘎达梅林》的作者们多次到内蒙草原生活,使这部史诗般的作品充满了特有的浑厚、悲壮的时代气氛,作品的构图根据情节的需要打破了常见的体例,用宽幅构图表现奔驰的马群、追逐的人流和呼啸的风云,显得场景更辽阔而富有草原特色,对嘎达梅林和爱人牡丹的形象都做了细致的刻画,节奏分明的感情变化和深邃的意境表达,都是作者独具匠心的体现。《李明进川》的作者汪国新是生话在长江岸边宜昌市的一位基层美术工作者,他为了创作这部长篇作品,曾多次往返于长江两岸,他笔下人物众多,仍然竭力刻画出不同的特点。作品采用的是传统的白描手法,但又注意黑白的处理和疏密的关系,是继《山乡巨变》、《铁道游击队》之后,又一部以线描为表现形式的长篇连环画佳作。
《人到中年》在《连环画报》1981年第11期发表,198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单行本(24开)画册,并附画家“创作札记”。
这期间长篇套书的出版有了更大的发展,上海在《中国成语故事》画库后,继续编绘出版了古代诗词故事连环画,湖北编绘出版了《中国历代战争故事画丛》,四川选编了文学名著画库,吉林编绘出版了《孙子兵法》故事画库,山东编绘出版了反映少年儿童生话的《万紫千红》画库。戴敦邦绘、吴其柔编的《红楼梦故事》选绘,先后在《连环画报》发表了8个故事(共275幅),受到读者的好评,后出版了画册。根据荷马史诗由徐淦改编和庞邦本、张志忠等绘的《伊利亚特的故事》及王怀庆、黄冠余、李忠良等绘的《奥德赛的故事》,在《连坏画报》连载后,也引起读者的重视。根据文学名著编绘的作品,如裘沙、王伟君的《阿Q正传二百图》,由于作者对鲁迅作品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以擅长的素描画法成功地运用连环画艺术语言再现了这部文学杰作。又如李全武、徐勇民编绘的《月牙儿》彩色的画幅,用细腻的笔调深刻地刻画了主人公悲惨的遭遇。胡博综等绘的《家》(高铁林等改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在注意刻画人物的同时,对景物的描绘尤见功力。而徐恒瑜的《李慧娘》(王肇岐改编)则在吸收传统线描技法上颇具匠心。韩书立在中央美术学院连环画、年画系研究生班毕业创作的《邦锦美朵》(刘千诗),从藏族的民间艺术吸收营养,使作品富有装饰风味和美的意境。高云的《罗伦赶考》以流畅、工细的线描,刻画了潇洒倜傥的人物形象。中流的《走麦城》则取旧连环画之所长加以发展而别具特色……这些作品的出现,使连环画艺术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万紫千红的景象。
80年代开始以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建立或扩展了出版连环画的业务。到1982年,全年共出版连环画2100多种,8.6亿万册,这是解放以来连环画最高的出版记录;1983年共出版连环画2400余种,6.3亿册,较上年的印数略降,但种数却有上升。连环画期刊也空前活跃《连环画报》、《富春江画报》、天津的《故事画报》(双月刊)、广东的《周末》(周刊)、新疆的《阿凡提画报》(双周刊)、辽宁的《新春画报》(后改名为《美术大观》,月刊)、广西的《广西美术》(月刊)、贵州的《刺藜》(月刊),以及发表科学题材连环画的北京的《科学画报》(月刊)、云南的《奥秘》(月刊)等,像雨后春笋,以各自的特色,对发现和培养连环画编创队伍、繁荣连环画创作起了很大作用。
《邦锦美朵》连环画于1982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在第六界全国美展中获金奖,在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获荣誉奖一等奖。
在这样的一派欣欣向荣的形势下,中国连环画研究会成立大会于1983年5月23 日至27日湖北襄樊市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09位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通过了《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章程》,选出了领导机构:理事93人,其中常务理事21人,姜维朴为会长,赵宏本、居纪晋、贺友直、张业盛、李定兴为副会长,阎大方为秘书长。至此,连环画届盼望已久的学术研究困体,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和筹备,正式诞生。周扬、叶圣陶等文艺界的领导人和文化界前辈,为研究会的成立写了贺信和祝词。周扬同志在信中说:“我很高兴地听到连环画已发行至8.6亿册。开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即十分重视年画、连环画的事业。鲁迅先生早就预言,连环画可以产生出米开郎基罗、达·芬奇那样伟大的画手,这也正是我们所应有的勇气和信心。祝你们工作顺利!”叶圣陶在祝词中说:“敬祝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的成立。希望同志们在文字和图画两个方面同样着力,兼顾普及和提高,使连环画成为雅俗共赏的文艺品。”随着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的成立,截至1988年4月,全国已经有13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本地区的连环画研究会。
根据研究会的规划,1983年10月1l日至17日,在沈阳召开了连环画文学脚本编创座谈会,到会17个省市代表34人,对脚本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表现特点,以及现有的情况和队伍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讨(研讨发言刊于《连环画论从》第9辑)。1984年4月4日至10日,中国连环画研究会在无锡召开了全国连环画美编、报刊工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关人士78人。会议就连环画美术编辑和报刊工作交流了经验,有多人做了专题发言(详见《连环画论丛》1985年出版之第10辑)。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而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美展的连环画、儿童美术、插图展览,于1984年国庆期间在上海举行,其中连环画作品共306件。根据全国美展的规划,评委从展品中选出41件连坏画作品参加1985年1月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各画种优秀作品展览,同时举行评奖。六界美展的评奖结果,连环画共有23件作品获奖,其中金奖4件,银奖4件,铜奖15件,在诸画种中获奖比例最高,引起社会上和美术界对连环画的刮目相待。上面提到的《人到中年》、《月牙儿》、《邦锦美朵》、《罗伦赶考》获金奖《嘎达梅林》、《钗头凤》(卢辅圣绘)、《辛弃疾》(陈全胜绘)、《雪雁》(何多苓)获银奖,《红旗谱》、《人生》等获铜奖。这一次美展及评奖,是继1981年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后,又一次对连环画的大检阅,从这四年来的成绩看,连环画无论在题材内容的开拓和艺术形式的提高上,都形成了建国以来的一次高峰,达到空前繁荣的局面。
连环画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愈加活跃。1982年1月在意大利普拉托、罗马,5月在法国巴黎,举办了中国连环画展,受到了欢迎。陈惠冠等同志专程前去意大利,参加了连环画展,进行了艺术交流活动。1984年贺友直同志到瑞士参加“第一届国际连环画节”,我国参展作品共14件,获“特别荣誉奖”。我国连环画又有不少好作品通过翻译出版,介绍到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近一步扩大了在国际上的影响。如原由人美社出版的裘沙、王伟君绘《阿Q正传二百图》,原由上海人美社出版的杨兆林等编、程十发等绘的《中国成语故事》等,都是在日本翻译出版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