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艺读物的连环画,是在二十世纪初开始,随着出版业的发展而兴起,形成具有本身特点的一种通俗普及的出版物,从20年代到4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前,以上海为大本营,很快在全国各地流行起来,产生了一批受到群众喜爱的作品,也出现了一些深受群众爱戴的连环画家。我们通常称这个时期的连环画为“旧连环画”,这主要是指这时期的连环画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其内容思想还带有封建迷信的成分,在编绘、印制上也有些是质量较差甚至是粗糙滥造的。但是,这个时期的连环画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和盛行起来,主要是由于能够切合社会的需要,能够注意通俗化、民族化的特点,适应读者群中的阅读水平和欣赏习惯,为他们喜闻乐见。当然还有一部分作品内容思想比较进步,与群众中追求光明、向往民主、用户革命的思想意愿相结合,在编绘上也比较严谨,或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这就在读者中具有更深刻的影响。这样的作品在当时不是很多,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鲁迅、矛盾、瞿秋白等文化革命先驱们对连环画的重视和倡导之下,连环画在30年代到40年代,逐步实现了一些新的尝试和变革,在编创队伍中也形成了一支进步的力量,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一、连环画兴起
由“回回图”的兴起和画报的推波助澜,为现代意义上的连环画画种的真正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和一支早期的绘画队伍。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上海出现了开始是数张的,然后是各种开本形式的小本子的连环画。
最早的石印连环图画朱芝轩的《三国志》是一部有两百多幅的连环图画,用原来的回目作为说明,连环性不够,也并不通俗。直到民国以后,上海丹桂第一台上演连台戏《诸葛亮招亲》、《七擒孟获》,朱芝轩约了刘伯良、李澍丞,根据舞台上活的形象,制作连环图画。这就比过去通俗,并具有连续性。不过,那时的背景还完全仿照舞台的样式,不画真实背景。
以后就逐渐发展到在画面上幅加说明文字,这样就更得到了读者的欢迎。第一部加说明文字的,是刘伯良的《薛仁贵东征》,根据小说画的。
连环图画在画面上有对白,是开始于1921年,但并不普遍,直到1929年上海开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连环图画作者,才开始普遍采用在画面上开口。这种形式,得到读者拥护,一直沿用到现在。
当时对连环图画的称呼也不统一,北方叫“小人书”,两广叫“公仔书”,浙江叫“菩萨书”,汉口叫“牙牙书”(即孩子书的意思),上海叫“图画书”,一直到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一部《西游记》,定名叫做“连环图画”,大家才统一地叫起来。
1925年至1929年的几年中,上海的世界书局先后出版了五部长篇连环画,它们是《连环图画三国志》、《连环图画水浒》、《连环图画西游记》、《连环图画封神榜》、《连环图画岳传》,封面都印有“连环图画”的字样,还有“男女老幼娱乐大观”等类似广告的文字。这五部作品均用横8开有光纸的版式代替10开的版式,有利于画面人物的刻划和情节的展开,它们都以大红单色黄袄纸做封面,全书线装24册,可以看出编辑的严谨、认真,绘制篇幅的宏大,印刷装帧精良整齐,每部作品还用硬套函装,在改进书籍形式提高绘画和装帧质量上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谓隆重推出。这五部作品的出现,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到了50年代初考虑到图和画有意思相似、重复的缘故,为了简洁明了,又统一改“连环图画”为“连环画”,连环画的名称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二、连环画发轫
朱润斋 《三国志演义》
20世纪20年代,除世界书局和另外几家大书局曾经短期出版过连环画外,大约有20多家经营出版连环画的小书商,从事连环画创作的专业作者不超过10人,其中知名的有刘伯良、李树丞、朱润斋和陈丹旭等几位。陈丹旭为世界书局画了3部连环画后,未见再有作品问世,而其余3人都以画连环画终其一生。刘伯良的画,有些像国画写意画,曾风行一时。但由于人物形象定型,受欢迎程度逐渐下降。继而李树丞和朱润斋的画兴起。李树丞画得比较细致,且有丰富的背景衬托人物,但也因人物形象变化少而最终被朱润斋所代替。朱润斋的第一部作品是《呼延庆》,宏泰书局出版。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历史演义和章回小说,而且多半由自己编写,在编绘过程中,他不拘泥于原作而有所创造和发展。人物画得较生动,背景完全摆脱舞台影响,而且处理较为得当,因此作品受到普遍的欢迎。出版作品不下数十部,代表作品为《天宝图》。当时一般青年工人和小学生,都把买早点的钱省下来看《天宝图》,以至民间流行了一句顺口溜:“看了《天宝图》,忘记肚皮饿”。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三国志演义》,上海宏泰书局印行,60开本,上文下图。198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连环画艺术研究丛书》,专门约请朱润斋的儿子朱光玉整理编辑了《朱润斋连环画选<三国演义>百图》,作为“研究丛书”之一,以24开本重新出版。从这部作品的艺术水平看,人物的塑造注意个性特点,吸收了传统戏曲中对三国中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又不受舞台形象的局限,在人物与环境、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上,注意用写实的手法,画幅之间又很注意连环衔接、互相呼应,所以他的作品深受读者欢迎。
当时连环图画的主要内容,是神怪和武侠。这和当时流行的美国和国产武侠电影、京戏与地方戏舞台上扮演的连台神怪戏关系是分不开的。和当时的黑暗政治,帝国主义压迫的加紧,人民的痛苦,也都是有不可分离的联系的。
由于连环画的样式逐渐完善,加之东南亚的发行网初步形成,内地各大城市的发行网也逐步增加,连环画的发行量急剧上升,一般每种从几百册上升到2000册左右,一些经营连环画出租的摊主,见出版连环画有利可图,就也加入出版商行列。民国21年前后,这种出版商大约有30余家,占总数的50%以上。他们集中在闸北蒙古路北公益里,形成一个封建行帮,不让别人染指这个行业,实际上把持着当时连环画的出版业。小书摊主进入北公益里,等于进入连环画新书批发市场。这些出版商文化低,素质差,他们找一个画家带几个学徒来完成画稿,然后取个书名,就开始出版连环画了。出书,主要就是争抢作者,搜罗画稿。于是,有些有绘画才能的人,被网罗进连环画创作队伍,有些有志于绘画的青年被收为学徒,并经过一段刻苦学习的过程从中脱颖而出,这样就使连环画专业队伍逐渐扩大。
周云舫 《张勇平阳传》
继朱润斋之后,在当时连环画界有影响的作者有周云舫、沈曼云、赵宏本等。周云舫,15岁就开始创作连环画,懂得素描,因此古装时装都能画,被誉为“全才画家”。他的成名作是《张勇平阳传》和《封神榜》,还与编辑胡水薄合作,画过抗日题材作品《大战成家堡》和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作品《十三勇士》。他与朱润斋旗鼓相当,各有一批追随者,一时有“朱派”和“周派”之分。由于双方在创作上的相互竞争,促使连环画质量有进一步提高。沈曼云的画,善于运用夸张手法,形象生动耐看。他擅长画戏曲故事与武侠小说题材,代表作有《十八罗汉收大鹏》、《七个红面孔、八个黑面孔》等。赵宏本,江苏阜宁人,自幼爱好绘画,因为家境贫穷,未能入美术学校学习,只得靠临摹香烟画片和连环画来自学,民国20年经人介绍进民众书局作学徒。由于他勤奋苦学,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名躁一时的连环画家。初时由于老板、师傅的限制,要他画一些仿效朱润斋笔法的历史演义和武侠题材的作品。抗日时期,他受中共地下党和进步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受鲁迅关于连环画论述的启发,转而编绘了不少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揭露社会黑暗的连环画,如《桃李劫》、《醒狮》、《咆哮的许家屯》、《扬州十日》等。评者认为他的画形象生动,构图精当,改变过去连环画单一的中景构图,采用远、中、近景互补的构图方式,突出了主要人物,使连环画艺术又进了一步。
叶浅予 《王先生和小陈》
随着印刷事业的发展,胶版、影写版、彩色版、卷筒机,这些有利的条件,促使连环图画获得新的进步。在内容上,往往以一定人物为中心,每期发表四幅至八福,绘写一段生活,可以紧密地反映当时政治以至社会生活情况。这就成了是连载性的长篇,也是各自起讫的短篇了。在印刷上,是发展到用彩色绘制,因此,就更得到读者的欢迎。这样的连环图画,有时连刊到好多年;除在原刊物发表“本传”外,有时还同时在另一刊物上画“别传”。这一类的连环图画,有叶浅予的《王先生》(以王先生和小陈为线索人物)和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以三毛为线索人物)。先后在《神州画报》(日刊)上刊载,后印成单行本,深受欢迎。
张乐平 《三毛流浪记》
《三毛流浪记》是最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在黑暗社会制度里儿童不幸命运的一种。直到现在,还有选本印行。而这样的悲剧命运,是跟着全国解放结束了。这里,抄录下夏衍同志的《三毛流浪记选本》叙言,来说明这部连环画的内容,以及在当时所起的社会影响:“三毛是上海市民最熟悉的一个人物,不仅孩子们熟悉他、欢喜他、同情他,连孩子们的家长、老师、提起三毛也似乎已经不是一个艺术家笔下塑造出来的人物而能够得到这样广大小市民的欢迎、同情、喜爱,和将他当作真有其事的实在人物一般的关心、传说,甚至有人写信给刊载“三毛”的报纸,表示愿意出钱出力来帮助解决他的困难,这毫无疑问的是艺术家的成功和荣誉。三毛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所以在解放前的那一段最黑暗的时期之内,作者笔下的三毛一言一行,也渐渐地从单纯的对弱小者的怜悯和同情,一变而成了对不合理的、人吃人的社会的抗议和控诉了……”
同时,进步连环画也开始起步。由于不少连环画粗制滥造,宣扬低级趣味、妖魔鬼怪、邪道迷信等,毒害读者,所以党在地下斗争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先后出版有揭露旧社会黑暗生活的《天堂与地狱》、《上海即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狼心喋血记》和《史可法》、《郑成功》、《杨娥传》、《谁之咎期》(又名《桃李劫》)等作品。1947年,连环画工作者进一步参加了党的地下斗争,由赵宏本、沈凡、周杏生等同志组织的图文出版社,自编字画地出版了如《打渔杀家》等具有鲜明战斗性的作品。一些青年木刻工作者也不断创作木刻连环画,如温涛的《五叔之死》、《她的觉醒》和新波的《平凡的故事》、李桦的《黎明》等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除了成本的连环画册子,各解放区还有许多画报,也是以连环画为主或经常刊登连环画的。这些画报多是四开大小,单张,单面印刷,便于张贴宣传,半月或一月期,石印;较早还有些油印画报。这样的画报如:《除奸画报》、《边区群众报画刊》、《陇东画报》、《晋绥人民画报》、《内蒙画报》、《东北嫩江画报》等。解放战争初期华中地区各地也普遍出过大量的石印画报。
三.连环画早期的基本特征
1. 连环画出版物的多种形式
中国的连环画在古代虽然已有多种形式多种风格,大都在庙宇、佛窟、神龛的壁画中出现,或在木板印刷中出新,所以很难大量与读者见面,只有在近代随着印刷术的革新和发展而以出版物出现,才迅速发展流行起来。
连环画以出版物通过市场提供给读者,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
年画连环画 年画连环画历史悠久,清代天津杨柳青的一组套色木刻《白蛇传》(单张分格,已具现代年画连环画雏型),无疑是我国一张较早的年画连环画。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海外石印技术的输入,年画连环画则有了长足的发展,形式上也从单张分格到双条屏、四条屏、六条屏......目前发现分格最多的屏条年画连环画系民国初期天津版的《天河配》、《二度梅》等(均为八条屏、24幅图)。直到现在,条屏年画仍然是年画中广为群众欢迎的一种。这也是年画与连环画相结合的一种形式。还有些连环画既已画册出版,又以年画形式出版。
报刊连环画 早期的有石印的画报,如上海的《点石斋画报》,就载有关于朝鲜东学党事变的连环画十幅,绘寄事变的发生、经过直到结束。以后石印画报发刊的很多,刊有连载小说、戏曲,也都有插图。《神州画报》(日刊)的印行期是最长的。
连环画册 连环画以画册的形式出版,使连环画这种艺术形式更加深入到人民群众千家万户中,而且由于租书摊的出现,是连环画这种通俗读物,更便流传于劳动人民之中。
租书情况的经过是这样的。出第一部连环图画的文益书局,资历雄厚,有石印机,只出售不出租。后来有姚文海、蒋春记两家仿印,他们绘了十幅画,立刻付印出版,一天出一本,有时二十多天才出完。为着资金的缺乏,他们不可能等齐再卖。但在岀齐前,推销很不容易,就想出租书的办法。书摊、书店,都可以随时收到钱周转。读书的人,由于租阅价廉,看的人也愈来愈多,后来,书摊就干脆出租了。就在这样的基础上,连环图画的出版者,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发行网,先是国内,以后又发展到国外南洋一带,有了极广泛的群众联系。书铺到“七七”抗战前后,也增加到四十多家,成立总的发行机构。后来还成立了改进的研究组织。
连环图画的刊本情况。光绪三十四年(1908)最初出版的,在画面上仅有简短的说明,有光纸竖十开印,每本五张(十幅),售铜元二枚。后来改为上幅有字,下幅绘图,有光纸横十开印,每本十张(二十幅),售铜元六枚。一部书,有时印至二十本至二十四本,另加一套装潢,已比较考究。民国二十一年(1932),改为白报纸二十八开本。敌伪时期,一度缩为三十六开本,取消上面的大篇文字说明,售价论页计算。日寇投降后,又回复到二十八开本,普通每本一百四十张。上海解放后,开本形式变化很大,有二十八开、三十二开、二十四开、十六开半(半张白报纸计算),张数也不固定。其间,五十六张二十八开本的,还是比较占多数。
连环画片 这种画片的最初出现是上海等地的烟草公司在香烟盒内附加的一种彩色画片,大小如香烟盒,每盒一张,正面印的是画面,背面印的是文字说明,有的还加上烟草公司的广告。这种画片一般印制精美,绘画工细。有以故事为主,如《三国演义·古城会》故事画片,有以人物为主,如《封神演义人物绣像》、《水浒人物绣像》等。不过由于连环画册的盛行,连环画片这种形式没有发展起来,到近些年,以画片形式出现的大多是表现历史人物和动植物图像,表现故事的连环画片则很少见到了。
2. 早期连环画创作
赵宏本 钱笑呆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新中国成立前,上海的旧连环画作者包括绘人物者、绘背景者、缮文者(当时没有正式文学脚本,大都由绘人物者设计画面,缮文者配文),以绘人物者为主角。连环画的销量和受欢迎程度,绘人物者为主角。
当时的连环画坛绘人物者不过一二百人,赵宏本、沈曼云、钱笑呆、陈光镒四位画家脱颖而出,被连环画读者和出版者誉为“四大名旦”。“四大名旦”的出现标志着旧连环画进入了一个兴旺时期。以“四大名旦”为代表,旧连环画坛形成了赵、沈、钱、陈四大流派。赵宏本被誉为“四大名旦”之首,他的画形象生动,构图精到,改变了过去连环画单一的中景构图,采用远中近互补的构图方式,突出了主要人物。另外,沈派的沈曼云以创作武侠带滑稽的题材为主,绘画采取变形夸张的漫画形式,成人、儿童都喜欢看;钱派的钱笑呆偏重戏文连环画,以描绘古装仕女题材见长,拥有较多的家庭妇女读者;陈派的陈光镒善于创作别开生面的滑稽连环画,最能吸引儿童。因为求生和盈利等原因,当时的连环画绘人物者大部分模仿四大名旦的绘画风格,所以表面看旧连环画一派兴旺景象,但在艺术风格上却比较单调。
新中国成立前的连环画大致有四种创作手法:一是采用传统线描手法,此类作品数量多,其优秀者力求形神兼备,风格朴实;二是漫画手法,由于社会需要,此类作品在民国期间数量较多,造型夸张,多有讽喻意味;三是西洋手法,如李毅士创作的《长恨歌画意》大型连环画,采用西洋素描手法,造型、透视准确,此类手法在当时连环画创作中数量较少。四是木刻手法,受鲁迅领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抗战时期出现不少优秀的木刻连环画作品。
新中国成立前的连环画,在创作人才的成长和储备,绘画形式、风格的探索,以及脚本改编等方面都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为新中国连环画的繁荣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