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连环画艺术有了巨大的发展,创造出几度辉煌的繁荣局面,是与党和国家的重视分不开的。而历届全国性的评奖活动,就是体现党和国家关注连环画艺术的重大举措。
首届全国连环画评奖
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是由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于1963年举行。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连环画工作的第一次大检阅。这次评奖活动在1956年就已开始酝酿。1956年11月间,我当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册编辑室主任,在近4年的连环画工作中,深深感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在编了《鲁迅论连环画》一书以后,又想应该向有关领导方面反映一下连环画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于是便和室副主任武辉强同志几经商量,由我执笔写了一份寄给文化部钱俊瑞(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致祥(副部长)。报告寄发之前,先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萨空了审阅。萨社看后批示:
维朴、耀强同志:
我同意你们寄出此信。
萨空了 十二月五日
这份报告原件及萨空了社长的批示一直保存在我手中。此信共约三千多字,提出了连环画亟需改进的一些问题和对领导的建议,特别提出希望美术家协会重视连环画工作,要按时举办作品展览,同时会同政府部门对创作进行奖励。此信发也不久,接到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的朱丹同志来信,告诉我们:“从周扬及钱部长转来两封你们的信,要我和蔡若虹同志研究解决,我和蔡若虹同志正在考虑你们的意见。”“我个人觉得你们的意见都是对的,准备向周、钱两部长请求后,最近召集一定的会议来商谈解决。”“关于连环画的问题,文化部和美协目前是准备加以大力提倡的,在艺术局今年的计划中,打算就解放以来所出的画册,作一次全国规模的评选,选出一部份加以适当的奖励。”
朱丹同志这封信连同我们的原信,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抄走,后来落实政策时归还了我,但朱丹的信却在结尾部分被撕掉了,幸好正文原稿主要部分保留下来,只是朱丹的署名和发信日期没有了,估计时间在1957年1、2月间。由于这时反右运动既将展开,所以拟议中的连环画的评奖活动也被压下去了。1960年开始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所以到1963年评奖才得以举行。从时间的一再后延可看出这将评奖来之不易。
文化部于1963年2月20日以“(63)文出字第71号”文件,转发中国美协拟定的《1963年春季举办连环画评奖办法(草案)》,文中指出:“我部认为此项工作对于繁荣连环画创作和提高质量有重要意义,各美术出版社应配合美协积极参加工作。”
评奖办法中公布了评奖委员会的组成:主任委员:叶浅予;副主任委员:邵宇;委员:蔡若虹、华君武、王朝闻、力群、罗工柳、姜维朴、赵坚(上海)、郭均(天津)、王冠安(辽宁)共11人。
评奖标准有三项:1.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受到群众的热烈赞赏的作品。2.教育意义显著,艺术上出有一定水平,在群众中有一定声誉的作品。3.在脚本改编和绘画创作方面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参加评奖的作品创作期限:以开国以来出版和报刊发表过的连环画创作、连环画脚本创作(包括改编)为限。
评奖分一、二、三个等级,并提出名额限制。绘画奖总共50名,脚本奖不超过33名。 奖金:一等奖200元,二等奖100元,三等奖50元。另发给奖状及奖品。
作品的征集和评奖办法: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天津美术出版社、总政文化部五个单位,分片进行作品的征集和初选。人美社负责北京、西北、西南地区,上海人美社负责上海、华东、中南地区,辽美社负责东北地区,津美社负责华北地区,总政文化部负责军队方面。各地区的初评于3月10日结束,送中国美协总评委总评。
1963年总评委于三月下旬进行总评,参考初评意见(包括作者的简介、作品在群众中的反映)对各地送来的二千多部作品进行逐一的评选。到会评委,无一缺席。有时对某一作品意见不一致,就展开讨论,直到基本一致。参加初评的同志有时也到会参加研究。我记得人美社参加初评的有阎大方、曹作锐、吴兆修、费声福等同志。从初评到总评,始终是发扬民主评议的精神,使这次全国性的评选工作获得完满的效果,也为今后的评选开了个好头。
评选工作于4月结束,然后报请中宣部、文化部审批。1963年12月26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评奖揭晓及授奖大会。文化部副部长胡愈之代表文化部到会祝贺,他说:举办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活动不仅是美术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文化生活中一件有意义的事情。14年来,各地出版了一万多种连环画,印行量达7亿册。这些为工农兵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美术作品,对提高人民的阶级觉悟,鼓舞人民的劳动热情起了一定作用。他勉励连环画工作者再接再厉创造新的更大成绩。中国文联副主席阳翰笙向获奖者授奖(由于我创作的文学脚本《穷棒子扭转乾坤》获一等奖,我的奖品是一方端砚,硬木盒上刻有“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一等奖纪念”,落款是“中国美术家协会赠,1963年4月”。此砚近40年一直置于案上,使用至今)。
在发奖大会之后,举行了连环画工作座谈会,到会各地连环画工作者约百余人,对连环画编创、出版、教学等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和研讨。
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
从“文革”结束到1980年,连环画工作可以说是走在文艺界“拨乱反正”的前列,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当时我和连环画界的同志,几经商讨,向文化部、美协、国家出版局提出举办第二届连环画画评奖的建议,得到了上述领导单位的赞同。1978年12月25日,《连环画报》编辑部专门召开了座谈会,就改进连环画工作送行探讨,我在主持会议时,提到文化部、美协、国家出版局将要联合举办连环画评奖之事(详见《连环画报》1979年第二期“座谈会简记”)。
1980年5月31日,文化部、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中国美协联合发出《关于举办第二次全国连环画作品评奖的通知》。《通知》规定参选作品以第一次评奖以后到1980年国庆节以前出版或发表的连环画作品为限。对参评作品的要求基本与首届评奖相同,只是加了一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创作、出版的作品,因受历史条件的局限,有个别差错,但其主流、基调是好的,而且目前仍再版和继续发行者,可以参加评奖。”这一条体现了评奖的实事求是精神和注意调动创作队伍的积极因素。这在经过“文革”的洗劫之后,尤为重要。
在评奖的项目和标准方面,除了绘画、文学脚本沿用了上次提出的标准之外,还加了一项:长期从事连环画编辑出版工作、理论研究工作、组织工作、教学辅导工作并做出显著贡献和有突出成就者,可以评为连环画工作荣誉奖。这一条是吸收了第一届评奖中的“连环画工作劳动奖”的经验而中的。第一届评奖办法中,原来未曾设立此项,但在评选中评委们发觉除了创作获奖之外,还有不少为连环画的组织工作、研究工作及教学工作长期做出卓越贡献者,虽然未能在创作上获奖,但他们的贡献也很重要,甚至是不可缺少的。为了鼓励这种默默耕耘、润物无声的精神,所以特地增设了“劳动奖”这个项目。为了使这项评奖办法中,设立了这一项目。以后在第三、第四届评奖中都沿用下来。
评奖等级为一等二等。原定的名额为100件左右,后经评选,增加至110件。主要是在经过十多年后,优秀作品实在很多,而且还由于历史原因,有的作品虽然很出色,但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而未能在一届评奖在评上奖,这次也补主上,以体现党的政策。
奖金一等奖500元,二等奖200元。
评奖委员会由蔡若虹任主任,王子野、朱丹、邵宇、彦涵任副主任。评委为江丰、华君武、刘迅、安靖、华夏、曹振峰、夏湘平、阚凤岗、姜维朴、费声福、居纪晋、贺友直、安明阳、杨青、张业盛、梁平波。
姜维朴任办公室主任,安靖、阚凤岗、费声福为副主任。办公室随即展开了工作,组织各主要出版单位进行本单位的评选,然后又从文化部、美协及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四家美术出版社选调专业人员组成初评小组,将全国选送的445件参评作品,进行初评。到1980年年底,完成初评。同时办公室筹备了总评、发奖和召开连环画原作展及举行座谈会等事宜。办公室就有关工作的情况,先后印发了四期工作简报给各主办单位及有关出版单位。
全国第二届连环画评奖自1981年1月5日至13日在京召开评委会,对各地选送的作品的初评的基础上,进行了严细的评选,最后评定获奖作品共110件,还评定“连环画工作荣誉奖”获得者19人。
1981年2月1日至22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获奖作品展,其中获绘画奖的77件作品平均每套有10幅参加展出。
2月18日上午举行了发奖大会,中宣部副部长、中国文联主席周扬、中国美协主席江丰、文化部副部长周巍峙、国家出版局副局长王子野等到会发奖,周扬、江丰、王子野讲话,对连环画工作进行了热情鼓励和祝愿。在这同时,从14日到19日举行了连环画工作座谈会,到会各地连环画工作者一百余人,聚首北京,交流了经验,研究了连环画有关问题。美术界、出版界有关领导人蔡若虹、王朝闻、华君武、萨空了、邵宇、彦涵等都到会讲话。《人民日报》、《美术》、《连环画报》、《连环画论丛》等报刊,都做了详细报道。《人民日报》1981年4月8日第五版以整版刊登了姜维朴题为《连环画艺术的新里程》、贺友直题为《生活·创作·任务》及王弘力、陈惠冠、王晓明的文章。党报如此重视连环画,给全国新闻媒体带了个好头,为连环画的发展增添了更大动力。《中国青年报》1981年2月3日以一个版选登了获奖作品,并刊登我题为《春蕾竞绽百花争艳》的文章。《美术》月刊1981年4期以20个页码介绍了这次连环画评奖及相关的文章,其中有蔡若虹歌颂为连环画事业献身《小桌子颂》词两首,姜维朴的《表现时代,塑造典型——参加连环画评奖工作的几点感想》,李松的《有功有为之事,有志有心之人——访,《连环画报》编辑部》,吴兆修的《“画的是修养”——连环画读后》,以及记者的两篇报道。《连环画论丛》1983年3月出版评奖专号,全文刊登了周扬、江丰蔡若虹、萨空了、华君武、彦涵的讲话,以及陈惠冠、曹作锐的发言,在“专论”栏里刊登了姜维朴的《丰富的收获,艰巨的任务》一文,“编创经验交流”栏里刊登了王弘力、贺友直、许荣初等人撰写的8篇文章,在“获奖作品评介”栏里刊登了吴兆修、刘千等人的评介文章6篇。本期《论丛》还专为19位荣誉奖获得者刊登了小传。《连环画报》1981年3、4期都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这次评奖,选登了获奖作品。各地连环画报刊都为这评奖活动密切配合,共同谱写了连环画事业的一曲雄壮凯歌。
座谈会还提出建立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的倡议,并推举姜维朴、净大方(人美社)、吴伯珩(天津美社)、黄若谷(上海人美社)等四人组成筹备组,姜维朴为召集人,着手筹备事宜。会上还提出每过五年举行一次全国性连环画评奖的建议,以保持评奖活动有计划地进行。
文:姜维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