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的表现形式虽然是文图结合,但与书籍的插图不同,一般总是以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所以怎样运用绘画这一造型艺术特点,并发挥画幅之间相互连结而同时又与文字结合起来的作用,是连环画脚本编创上的又一重要课题。脚本运用和发挥绘画特点如何,也常常叫做“可画性”如何。
我们常常看到有这样的例子,脚本编好了,题材、内容也都还好,但是由于未能掌握好绘画的艺术特点,文图配合不紧,不便于用绘画来表现,也就是提供给绘画作者的创作条件差(或谓“可画性”差),因而使作品失败。这主要表现为人物形象只是大段大段的内心活动,而很少形态的活动和变化;人物之间只是互调位置的对话;过多的会议场面;单调的环境,缺乏变化的活动场景,静止少变的气氛等。这些都是难以发挥连环画绘画表现形式的特点的。
在脚本编创上,怎样注意掌握运用绘画的艺术特点,加强画幅之间和文图之间的结合呢?
(一)首先,脚本作者要明确为每幅画所确定的内容,是否恰当,是否必要。如前所述,连环画虽然可以相对完整地表现事物发展的过程,但就每一幅画来说,只能是以一个空间形象来表现事物发展过程的一个点而不是一条线。那么,我们在编脚本时确立的画幅内容,就要考虑:这个“点”是否是构成这个连环的“线”必不可少的一环?如果是,那就值得成为一幅画,否则,就不要滥用。如前所述,一幅画配以文字,就是一部连环画艺术形式的最基本的单位。
(二)与此同时,要考虑画幅所选择、确定的内容,是否富于绘画表现的特点。作为绘画这一造型艺术,是通过所描绘的事物的外在形象,来表达事物内在的活动。离开了外在形象也就无从表现内在活动。既然连环画的一般以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那么,脚本作者对画幅艺术形象的设计,就应考虑是否鲜明、有力地表现了内容,如人物之间的关系、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场景气氛等,是否有助于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同时还要考虑是否有一定的生活气息、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以至进一步考虑这一切是否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是否能起到艺术的说服、感染作用和耐人寻味的意境,而最终能使作品的主题思想深刻有力地表现出来。
(三)要随时掌握画幅之间的连环性如何,承上启下、互相衔接、互相配合的关系如何。关于段落之间的连接,在上一章谈连环性时曾论及,这里着重谈谈画幅之间的关系。连环画既以连环衔接的画幅为主并配以说明文字来表达内容,那么,就应充分发挥绘画连结起来的表现力。作为脚本的作者,既然编写时确立了一幅幅画的内容,写了说明文字,那就尽可能大体设想出画面的形象来,这样,不仅对画幅之间的关系可以掌握好,而且可以使画幅与文字有机地配合起来。如果根本不考虑绘画形象,只是一段段地把文字说明写下去,或是把被改编的原作分分段,这样就不可能发挥绘画的特点,也很难使文字与绘画紧密配合起来。我们看到不少脚本滥用大段大段的说明文字,以致与绘画形象互相重复,甚至人物的表面活动、景物的形态都本来可以通过绘画表现,但还要再用文字去重复一遍,由于脚本没有提供必要的绘画条件,在绘画创作上也就受到限制,甚至会成为整个作品失败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是脚本作者与绘画作者在合作上的一大问题。当然,我们这样说,不是要求脚本作者把画幅的具体形象都详尽地设计出来,二是要求大致有个设想,有个构思。夏衍同志在《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一书中谈到电影剧本作者在设计电影每一段落的篇幅和节奏时,曾说:“设计定了之后,作者最好是闭上眼睛,设想自己眼前有一副幻觉的银幕,让自己设计的结构和人物在幻觉的银幕上‘彩排’一次。在这种情况下,剧作家既是作者,又是观众,既可以从观众的立场来判断这种设想是否妥善,又可以作为编剧或者导演,逐段逐段地来整理和修改。”作为连环画脚本的作者,我想也可以从这个意见得到借鉴,对所编写的一幅幅画的内容,大致设想出一个画面构图和人物形象来(有时也可设想出两个或三个供画家参考),并把所设想的画面在脚本上作为绘图参考向绘画作者提供出来。
脚本作者提供绘图参考这一任务,往往被忽略掉。有些作者觉得是“画蛇添足”,对此一举。所以如此,恐怕主要是对脚本的绘画特点没有引起重视。当然,我们并不要求对每一幅画都一定要写出绘图参考,如果说明文字的内容可以提供出绘画的形象来,那也就不必“多此一举”了。但是,由于文字与绘画的分工,有些文字完全不必写到说明文字中区,不必去重复画面的形象,那么就可在绘画参考中写出,供绘画作者参考。这里举连环画《青年近卫军》(王素编)中的几处绘图参考,可以看出它的作用。《青年近卫军》(下)在描绘青年近卫军的领导者之一的奥列格就义前的一段:
119幅[说明文]第二天,敌人把奥列格押送到了罗文基城里的宪兵队。
[绘图参考]奥被押着乘着雪橇,在原野上向上一个城市奔去。
这里,文字说明省略了“乘着雪橇”、“在原野上向一个城市奔去”这些话,因为这些形象可以在画面上表现,不须再用文字去重复了,所以在绘画参考上写出,提请绘画作者画出来,这样文字和绘画便有所分工,也做到了配合。
120幅[说明文]奥列格独自坐在黑暗的牢房里。这时,对于母亲、外婆以及自己不幸落在毒人手里等事,他都没想。他在镇静地总结着自己短短的一生。
[绘图参考]奥在牢房里镇静、严峻地沉思着。
121幅[说明文]他想:我才十六岁,我的生命是这样短促,不过我仍然是幸福的。因为我没有像蛆虫那样卑微地生活,我在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斗争。
[绘图参考]奥的脸上现出骄傲,兴奋和万分幸福的神色,他的眼镜闪着光,头微微昂起。
这两幅的绘图参考,着重提供如何刻画主人公的形态,以便绘画作者参照去有力地表达他的思想感情,二说明文字则着重叙述主人公的形态,以便绘画作者参照去有力地表达他的思想感情,而说明文字则着重叙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特别是121幅,奥列格的腹语较长,又很重要,不可删减,那么关于他的形态特别是面部表情,可让绘画来表现,所以绘图参考这样写出,而绘画作者用特写基本上表达了这些,这就使文画各自发挥所长,又有所配合。
也有的脚本作者在文字说明中先以较详细的文字写了图画的形象,等绘画完成以后,再修改、删减文字。这也是一种编写方法。但作为一个完整的连环画文学脚本,还是尽可能在脚本编写时就写上必要的绘画参考。
绘图参考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脚本作者可以由此而对绘画形象进行构想和设想,拟定出绘画表现的意图,从而发挥绘画特点,避免难以入画的弊病。
其次,有了绘画形象的表现意图,才可能写好与绘画形象结合的说明文字,使图文达到互相配合、互相烘托、互相辉映的作用。第三,脚本作者通过绘图参考,向绘画作者提供形象相结合的说明文字,使图文达到互相配合、互相烘托、互相辉映的作用。
第三,脚本作者通过绘图参考,向绘画作者提供在绘画表现上的建议和意图,从而加强两者的合作关系。因为仅仅靠说明文字,还难以达到这些目的。
绘图参考还要根据说明文字的情况来提出。有的说明文字本身已足以表达绘画意图,绘图参考就不必重复写了;有的说明文字可以看出画面形象的某些方面,而另一些方面则不能看出,那么绘图参考就在这些方面补充和加强,使绘画作者能够全面地领会,丛中的到借鉴和启发。
绘图参考一般设计以下几个方面,值得作者设想和构思,并向绘画作者提供:
1.关于人物形象的描绘,如人物形象特征和个性特点,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人物与人物的内在关系。
2.关于环境与景物的描绘,如人物与环境、景物的关系、环境、场景的风貌特色,生活气氛和地方特色,景物与人物的思想感情互相烘托陪衬关系。
3.关于画幅表现方法的建议和设想,构图取景的远近大小,视度的高下仰俯,突出什么,强调什么,省略什么,以及特别的标志,回忆、倒叙的幻图,等等。如为突出人物面部的表情(或人体的某个细部)而用特写,强调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物与景物的关系而往往用中景或近景,为渲染某种气氛和任务环境的关系而用远景。在视角上为表现人物气势的高昂挺拔用仰视,为概览景物的全貌而用鸟瞰,在个别场合下为表现人物视线的迷乱和思绪的纷纭而用斜视(画面倾斜),如《山乡巨变》表现亭面糊被龚子元灌醉时的形象。为表现人物连续急剧的动作而用拼图,如《鸡毛信》为表现海娃逃出虎口时的飞速奔跑和后来交际寻找丢失的鸡毛信,分别在一幅画的位置用三幅画将人物活动形象拼集起来,以示人物的迅急活动。为表现任务的多层想象、回忆,而在一幅画面中出现一个或几个构图。
是否因为提供了绘画参考而约束了绘画作者的独创性呢?我想,只要脚本作者是从加强合作出发,而不是包办代替:是提示和建议以供参考,而不是繁琐的干预和死板的规定,就只会有利于互相沟通思想,交流意图,有利于分工合作,从而提高整个连环画作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