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常说“文无第一”,却偏偏在历代的行书作品里,后人给分出了个一二三。米南宫封《兰亭序》为“天下行书第一”后,元人鲜于枢给出了二三名的排位,分别是颜真卿《祭侄文稿》和苏轼《黄州寒食帖》。众所周知,元朝时候,《兰亭序》真迹早已不存,由此可知,鲜于枢心中,《祭侄文稿》已是传世行书真品中的巅峰。
[元]鲜于枢 跋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手书《祭侄文稿》全文234字,所祭悼的是其从侄颜季明。颜季明在安史之乱中为叛军所害,颜真卿闻之,强抑着悲愤与沉痛写下了这篇祭文。写就的这篇文字尚为草稿,无意于书而书,用笔苍劲率意,有一泻千里之势,自然生动之妙,笔势雄伟,超凡入圣。全文甚多删改涂抹之处,更显其在隐忍与爆发之间的矛盾与反复。书至末尾处的“呜呼哀哉”,已是干笔飞白,似悲至力竭之状。
明皇幸蜀图,55.9cm×81cm,传唐李昭道(一说李思训)所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相传反映了安史之乱期间唐玄宗避难入蜀的场景
文中三度提到颜季明的父亲,其父颜杲卿也是彪炳史册的忠烈之士。安史之乱,颜杲卿与颜真卿从兄弟二人分别驻守河北常山与山东平原,共率二十万大军与叛军周旋,杀掉了安禄山干儿李钦凑。后驻扎常山的颜杲卿被叛军围困,坚守六日,水竭粮尽,以致城陷。叛军把刀架在颜季明的脖子上,胁迫颜杲卿投降。杲卿不应,季明就戮。
颜杲卿被叛军押至总部洛阳,安禄山面斥其有负自己举荐之恩。杲卿怒道:“我家世代为臣,忠于李唐,你上奏举荐就是我跟你反叛的理由吗?你一放羊小儿,幸蒙皇恩方有今日之位,今上对你有何亏欠,使你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安禄山恼羞成怒,将颜杲卿绑于柱上,割其肉而食,然而骂声仍不绝。叛军割断他的舌头,颜杲卿在言语含混之际仍不停叫骂,直至气竭身死,时年六十五岁。文天祥在《正气歌》里引其气节自比:“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祭侄文稿,20.8cm×75.5cm,[唐]颜真卿,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杲卿长子颜泉明在叛乱过后侥幸生还,到洛阳寻访父弟遗骸,得到的杲卿尸骸果如当初行刑者所言断了一足,季明遗骨更仅剩一头颅。泉明将残存的尸骨运送回长安,颜真卿举行家祭,写就了《祭侄文稿》这篇至情之作。
二十六年后,颜真卿亲赴叛将李希烈大营宣诏劝降,为李希烈所杀,英名流芳青史。国人常道“字如其人”,颜鲁公为政也好,书写也罢,豪迈之气未曾有减。后人学书颇多以颜体为基础,审美的视角固是主因,亦未尝不含对其气节的钦佩之意。
颜勤礼碑(拓本局部),[唐]颜真卿,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颜杲卿与颜真卿共同的曾祖父,名唤颜勤礼。这个名字于史上名气不大,却因《颜勤礼碑》为后世熟知。颜勤礼的祖父乃以《颜氏家训》传世的南北朝学者颜之推。颜氏一族,学养与正气留名后世者多若繁星,传代的家风应是功勋卓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