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看场电影是人们一大精神享受,电影连环画则是人们随时随地重温电影的“法宝”,被誉为“纸上电影”。
电影连环画的诞生,依附了电影的诞生与发展,又接住了传统绘画连环画的经脉,使之集真实性、娱乐性、艺术性、史料性于一身。老电影连环画曾是几代人爱不释手的读物。它具有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特点,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电影是一门集文学、美术、服装、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之大成的视听艺术,欣赏一部优秀电影作品,可以得到多种艺术享受。而电影版连环画正是选取了电影的精彩片断,把最优美的、最激动人心的画面定格。电影连环画作为时代的文化符号记录着历史,她将电影中的唯美、唯真、唯善展示在人们眼前,令人回味,令人遐思…
“电影版”连环画始见于上世纪30年代初,它是随着电影业的不断红火而诞生的,五六十年代是它的鼎盛时期。这些作品在选材上均是一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精品,如《白毛女》、《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当年许多少年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经常去电影院看电影,就只能到小人书摊上花费很少的钱去借看“电影版”连环画过瘾。后来在“文革”运动中,这类“电影版”连环画大都被当作“毒草”付之一炬。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劫后余生的“电影版”连环画渐渐被一些怀旧的中年人所喜爱,近年来也被一些独具慧眼的连环画收藏者所青睐。新中国电影连环画的出版高峰是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当时,以中国电影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代表,推出了一大批电影连环画精品。
从电影连环画的品种看,有故事片类、戏剧类、科教片类、美术片类、纪录片类等多种。 以出版年代分,又可以大致分为50年代版、60年代版、“文革”版和80年代版。50年代版的特点在于图画底色有些泛蓝、图画边上的解说字为竖排,图中人物嘴边还会拉出对话框,由于这些书年代久远,所以投资回报率一般都在500%左右。60年代版是指1960 年到“文革”开始前那段时间出版的书,这些图画底色为黑色、解说字为横排且人物边不再有对话框出现,但这时候的字为繁体字,回报率为300% -400%。“文革”期间小人书中的解说字就改成简体字,回报率在200%-300%。离我们比较近的80年代版由于年代不长、印刷粗糙,回报率最低。所以在投资购买前看清版本最为重要。
作为时代文化符号的电影连环画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五六十年代的电影连环画大多以土地改革、爱国增产、抗美援朝、宣传宪法和婚姻法等国家大事为题材。到了70年代后,样板戏题材的电影连环画占了主流。除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等八大样板戏外,还有一些电影连环画充分体现着那时的时代特征,象《无影灯下颂银针》、《一副保险带》、《向阳院的故事》、《红雨》、《火红的年代》、《春苗》、《决裂》等等——“文革”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反映在连环画上自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30多年过去,其存世量日渐稀少,有代表性的更加难觅。凡对其收集相信对日后研究“文革史”、“文革风俗史”等将大有裨益。
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或许还记得这样的一句顺口溜:“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说到这里,可能当今的一代人会有不理解“中国电影,新闻简报”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其实是因为在当时播放电影前,还要插播一段时长约为30分钟的新闻录象,这段新闻录象就被称为新闻简报。可以说,这也是中国特殊时代所具有的最明显的特征。这句看似古怪却十分生动有趣的话语,也许正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对电影文化的最初理解吧。文革期间除八个样板戏外,国产故事片几乎全被判为“封、资、修”而禁映;外国故事片也只放映当时“同志加兄弟”的几个社会主义影片。有人用顺口溜描绘其特点。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些与电影同步的电影连环画让我们窥探到另外的世界,前苏联的《列宁在十月》、《保尔·柯察金》、《牛虻》; 越南的《回故乡之路》、《山村女教师》;朝鲜的《摘苹果的时候》、《劳动家庭》;阿尔巴尼亚《海岸风雷》、《创伤》、《第八个铜像》、《伏击战》;罗马尼亚的《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最后一颗子弹》、《斯特凡大公》、《橡树十万火急》等外国电影满足了我们愿望。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曾赢得国人多少同情的泪水……当时一些经典电影的台词成了小朋友们常挂于口的时髦语句: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七十年代后期,电影版连环画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中华大地。重版、新版的,中国的、外国的……让人目不暇接,那真是一个连环画的春天!中国电影百年,在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拍了很多优秀的电影,电影又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如电影《家》、《茶馆》、《龙须沟》、《万家灯火》、《林家铺子》反映的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西安事变》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车轮滚滚》、《渡江侦察记》等是反映解放新中国题材的,反映抗美援朝的《打击侵略者》、《奇袭》、《上甘岭》,反映“林彪、四人帮”一伙罪行的《元帅之死》、《泪痕》等,反映自卫反击战的《高山下的花环》、《自豪吧!母亲》。反映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人们开始过上喜笑颜开的生活,如《甜蜜的事业》、《瞧这一家子》、《欢欢笑笑》、《喜盈门》等,有反映爱国主义精神的《林则徐》、《李四光》、《吉鸿昌》,《少帅传奇》,《鲁迅传》等,还有反映公安战线的,反映古典戏剧的等等,这些书就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我们的历史、科学、文化、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电影版连环画以其特殊的方式再现中国电影的百年。
电影界精心策划、出版发行的一大批脍炙人口、表现表演风格、艺术才能各异的电影版连环画,曾深得全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翻开电影连环画,我们会有一种又看了一遍这部电影的感觉,如《五朵金花》、《刘三姐》、《阿诗玛》中的风景秀美的山水,充满着诗情画意;委婉动听、清脆悦耳的山歌,犹在耳边回荡。关肃霜在《铁弓缘》中集花旦、青衣、武生等做打念唱、各派人物集一身的博采众长的绝妙演技与精湛的艺术魅力,曾在舞台上征服过无数的观众,在电影连环画中,可以说基本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又如梅兰芳、周信芳、盖叫天、赵丹、白杨、周璇乃至卓别林、费雯丽、嘉宝等中外大师们的风采及所塑造的一个个艺术形象,被一一记录保存了下来,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也是电影版连环画的魅力所在。
收藏电影版连环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收藏我们心中的那份温暖。打开心灵的这扇窗户,许多名字至今还是那样熟悉和亲切。外国片如《保尔·柯察金》、《蝴蝶梦》、《魂断蓝桥》、《冷酷的心》等,国产片如《傲蕾·一兰》、《燕归来》、《小花》、《七品芝麻官》等。故事中的艺术形象早已深深地刻进脑海,决不让人生虚度的保尔·柯察金,英勇抗击沙俄侵略者的傲蕾·一兰,妹妹找哥泪花流的小花,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唐成,纵然时光飞逝,这些人物形象也不会褪色与淡忘。我们通过翻阅这些不同开本、不同色彩、不同内容的电影连环画,认识了许许多多自己钟爱的中外明星:“英俊小生”王心刚、唐国强、郭凯敏;“青春偶像”杨丽坤、张瑜、陈冲;冷酷的高仓健;帅气的阿兰·德隆。收藏电影版连环画,往往还寄托了人们对旧时岁月的怀念,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纯朴动人的真实情感。
《茶馆》、《药》、《雷雨》、《祥林嫂》等名著让我们在大师们的意境中回味;而外国电影《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基督山伯爵》、《蝴蝶梦》、《佐罗》、《人证》、《望乡》、《叶塞尼亚》、《大篷车》等这些电影版小人书则让我们在异乡里留连——异彩纷呈的电影版连环画为那个年代的人们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空间,使许多热爱生活人们的思想很难单薄。我们正是通过翻阅它而学到许多政治、军事、经济、历史、地理和传统文化知识,在电影这片沃土上涉猎,每个人都受益菲浅。
电影版连环画以前不太受到重视,因为大家认为它不是一种创作。后来人们才渐渐发现了它的价值。电影版连环画一般比较厚,一本小册子通常集中了一部电影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镜头,看了一本电影版连环画就相当于看了一部电影,所以大家非常喜爱。一般来讲,真正有价值的主要有这样几类。一是著名电影明星出演的电影作品,如《野火春风斗古城》、《红色娘子军》、《小花》、《早春二月》、《刘三姐》等;二是已经去世的著名老演员出演的电影作品,如京剧表演家关肃霜的作品;三是受欢迎的外国电影作品,如《苔丝》、《第39级台阶》;四为反映领袖人物的故事片,如《开国大典》、《报童》;五为反映战争题材的影片,如《英雄儿女》、《五十一号兵站》、《兵临城下》;最后是反映农村题材的影片。总而言之,这些电影作品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电影精品。
作为近一两年快速升温的集藏品种,电影连环画因独特的艺术审美魅力,逐渐受到不少集藏爱好者特别的“连迷”的青睐和追捧。 电影连环画以自身独特的优势越来越被收藏界看好,一是它的艺术性、史料性、观赏性、文学性及直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场景是绘画本无法替代的。二是电影连环画拥有自己固定的收藏群体。国内有一批长期坚持收藏电影连环画的痴心藏友,他们对电影连环画情有独钟。有关专家预测,它将是继“古典文学名著”连环画和“样板戏”连环画之后的又一热门连环画收藏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