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连环画既我们通常所说的“漫画”指连环漫画或以写实手法表现但又汲取了动画片的某些特点而编画成的连环画。因为它派生于卡通片,所以与之有着密切联系,看上去像是画在纸上不会活动的卡通片;其通常篇幅很长,更强调故事性,往往以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贯彻情节。甚至卡通制作者就将画面组合叫做“分镜头”。与传统形态的连环画相比,卡通连环画在审美趣味、表达方式上似乎更适合于当下的“新新人类”,且已流行为某种社会时尚。它正成为科学与艺术、思想与技术、个性与共性的综合体,并在方方面面反映着最新资讯。
随着近代科技进步,传播手段的发展和多样化,大众传媒的概念开始深刻的影响现代人的生活。在当代的资讯与娱乐大众传媒领域,连环漫画、电影、电视三者都是以图象作为媒介,因此,无论在反映现实还是制造幻想方面,图象都比文字媒介更具体生动,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推动了"读图"时代的到来。我们阅读连环漫画作品时,与其把它当成文学性读物对待,还不如把它归入娱乐性的大众传媒更为合适。在人类文化史中,二十世纪最突出的现象是产生了连环漫画、影视、流行音乐三类通俗的大众文化潮流。文化已不再被少数精英掌控,我们从这个视角去审视,就不难理解为何当代通俗的大众文化大潮如此汹涌澎湃,势不可挡。连环漫画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是时代的产物,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且还将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演变。在传统连环画市场日渐萎缩的情况下,卡通连环画可谓一枝独秀。
1939年,世界第一部长篇动画片《白雪公主》诞生,1940年,中国就有了万籁鸣先生(童话故事《神笔马良》曾经影响了好几代人,被译为多国文字,并被收入小学课本中。把这篇著名的童话作品改变成小人书的是我国动画事业的创始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万籁鸣先生。)导演的第一部长篇动画片《铁扇公主》,在亚洲非常有影响。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的导演、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手冢治虫,就是在看了这部动画后放弃学医,决定从
事动画创作的。手冢治虫当年吸取中国连环画的一些经验,开创了四格漫画。经过发展创新,形成了目前的日本漫画。日本的漫画内容含盖方方面面。甚至一些正规的书籍都画成漫画。因此漫画在日本可谓是盛极一时。以漫画为基础,动漫发展自然是事半功倍。达到世界一流。
中国动漫起步并不比欧美等国家晚,特别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动画在国际上就已享有盛名。《哪吒闹海》、《大闹天宫》(万籁鸣先生导演,先后获得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最佳影片奖、第二十二届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在国际国内赢得很高声誉。1963年获第二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这些年龄比我们还要很多的动画片甚至对我们这些85后都影响深远。然而,今天我们国内的动漫却远远落后于欧美和日韩。传统连环画术流失,新兴本土动漫产业“发育不全”,这不得不让我们这一代深受其影响的80后感伤。
在中国动漫行业,也许没有人比金城对漫画更执着,也没有人比金城对中国动漫的发展有着更深切的体会。从1978年便开始从事连环画创作的他,随着中国动漫的起伏经历了三次艰难的创业。对于中国动漫的现状和出路,这位和中国动漫有着共同经历的人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一次采访中,对于记者提出的中国传统连环画鼎盛到没落的过程,作为直接经历了那个时期的当局者,他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连环画的一夜消亡,这对中国动漫的发展有多大的影响的问题,金城做出了如下令我们深思的回答: “1982年,连环画的出版达到了8.6亿册。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当时,一本受欢迎的连环画可以卖到上百甚至几百万册,一点也不逊色于今天最受欢迎的日本漫画。可是八十年代中期,连环画市场的崩盘,为连环画的出版神话画上了句号。连环画消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适应读者新增长的阅读需求,导致新的媒体、新的阅读方式迅速取代了传统的连环画。其实当时,从连环画转型到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漫画只有半步之遥。如果当时的政策能加以引导和支持,而出版体制上做些调整,很有可能这半步就迈过去了。记得当时我还专门为此做过一些调研,给有关部门提交过建议书,很可惜回天乏力。令人痛心的是,全国数百名有着较高画技、对商业化运作有把握能力的连环画家随着连环画的消亡也从行业中流失了。这直接导致了我国漫画、动画前辈的经验荡然无存,没有办法让新人承袭。新动漫创作人没有学习的楷模和目标,只能完全靠自己摸索和模仿日本漫画,一切从零做起。这方面的代价是很沉重的。”
由此我们能从更客观的历史角度来理解当今年轻一代对日本动漫如此推崇的原因了。日本把动漫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从而形成了真正的文化,而中国畸形的动漫顶多算是一种不成功的教育手段,虽然形成了产业,但内容仍然很空虚,缺乏本土色彩,所以,在本地文化形成空洞的情况下,市场需求自然转移到先进的日本动漫上。而新动漫创作人在没有了“前辈”指导的情况下将模仿目标很自然的放在了现今在动漫影响最大的日本动漫上,渴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殊不知,站的是别人的巨人肩头,非但没有长出新的东西,反而使自己变成了不中不洋的“四不像”,模仿痕迹过重,作品内涵缺乏。现在的中国,绝大部分人都以为只要成为一个画家,就能创作漫画,这就是中国漫画界在创作理论上的误区。而这种误区的产生根源是照搬了原中国连环画创作的经验,却不知道日式新漫画在本质上已发生了蜕变,对此,我很赞同一位网友的说法:“漫画的作者首先要是一个导演,一个剪辑师,一个通晓电影、电视艺术的人,然后才是一个画师。”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部内容充实,情节连贯,画面唯美的漫画。
现今的中国动漫行业与当年连环画没落时期的命运有几分相似,虽然没有受到所谓的新文化冲击(动漫本身就是新文化),却受到了严重的外来冲击,除了日本漫画,近些年欧美、韩国等地区动漫力量迅速崛起,作为动漫界早早起步的老前辈,中国动漫却从70年代开始停滞、衰退至今。为了避免这样的文化冲击,政府不得不对外来动漫产业进行限制,但强大的国内盗版市场仍然以低廉的价格让这样的外来文化无孔不入。
此外,政府政策,百姓态度也是限制中国动漫发展的一大原因。在80年代初,中国曾遭遇境外漫画出版物的冲击,一些内容不良的漫画,通过盗版而泛滥,受到舆论界、教育界和家长们抵制。应该讲:连环漫画在中国的开局因盗版造成的负面影响,至今仍未完全化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漫画在中国都被列入“儿童读物”、中国父母不希望小孩花时间看动漫,觉得幼稚,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政府新公布的禁播动漫名单,几乎涵盖70%以上的日本动漫。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想制作动漫,自然也会受到同样,甚至更严格的限制。制约了剧本的多样化。使得中国动漫不得不只面向10岁以下市场。而日本动漫显然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日本全民支持动漫,七龙珠漫画销售量超过一亿册,相当于日本人手一册。当然,我认为现今中国动漫的发展仍然是乐观的。在经历了各种外来文化刺激之后,我国政府明显的感觉到了发展动漫产业的紧迫性。1995年夏,国家启动《5155》工程,即:《建立5个动画基地,出版15套连环漫画图书,特批5种连环漫画期刊》。同时针对境外漫画制定了保护性政策,加强了对盗版市场的取缔,保证了本土漫画的发展空间。因此以期刊为骨干的中国连环漫画得到可喜的发展,已拥有一批日益成熟的作者和读者群体,涌现一批具有标志性的作品,并逐渐得到大众和传媒的关注。以文化部属下的《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连环漫画分会》为中心开展的学术和展览活动日益活跃。
1998年《中国第一届连环漫画大奖赛原作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名不见经传的年青作者登上了国家的艺术殿堂,该项大奖赛已进行了三届。同时研究会作为《亚洲漫画高峰会》的创始者之一,5次组织中国漫画家和编辑参加了高峰会历次的交流展览,并将于2004年10月在中国举办《第六届世界漫画大会》。漫画节已成为各大城市有影响的文化活动。漫画社团、同人志、工作室如雨后春笋。各类漫画讲习班、培训学校,以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建立的相关专业学科和教育体系,标志着中国的连环漫画已进入了成长期。
近几年热播的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就开创了国产动画多年来未见得新迹象,自2005年6月推出后,陆续在全国近50家电视台热播,几年来长盛不衰。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福州等城市,《喜羊羊与灰太狼》最高收视率达17.3%,大大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片。此外,该片在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风靡一时。其中“喜羊羊”系列图书销量过百万,在图书销售排行榜上长期位居前10名,是小学生最喜爱的口袋书之一。而首度推出的剧场版《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2009年1月16日首映以来首周末票房就突破3000万元,成为有史以来最“牛”的国产动画影片,也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在落后日本动漫多年后,《喜羊羊与灰太狼》一如中国动漫起追的新起点,备受各大媒体的关注。
无论是连环画时代还是如今的动漫时代,都给一代又一代的人带来了太多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绘画这样直观的艺经过它们的传播以最亲民最易接受的方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
(来源/网络)